康平沥青拌合站场区
冷再生下面层施工
洗刨旧路面
在沈阳市被交通运输部列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后,今年沈阳市交通局在102、203国道等普通公路建设中,围绕“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的主题,积极推广应用温拌沥青、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沥青拌合站“燃煤(油)改燃气”等多项节能减排新技术。预计全年公路建设可节省燃油20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3500余吨,回收利用沥青路面旧料20余万吨,仅沥青路面旧料回收利用就可节省资金1000余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建设低碳公路,实现绿色交通开辟了新途径。明沈线现已建成“省级节能减排示范路”。
亮点1
全省首家“油改气”拌合站投入使用
为配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战略,辽宁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绿色沥青拌合站建设的理念,并分别在昌图、绥中、康平建立3家试点单位,其中,康平县建成的"油改气"绿色沥青拌合站在今年5月建成正式使用,是3家试点单位中最先投入使用的。拌合站在“油改气”之前使用燃料油生产沥青混合料,每生产1吨沥青混合料,需要耗油7至8公斤,成本花费约35元,现在使用天然气清洁能源生产1吨沥青混合料,耗费6至7立方米燃气,成本约25元。也就是说,生产1吨沥青混合料,使用燃气可以比使用燃料油节省约10元钱,按照全年生产10万吨沥青混合料计算,1年可节省大约100万元的燃料费。而拌合站“油改气”更大的价值则在于环保的社会效益,在这方面,相关人士表示,天然气是一种无毒、无色、无味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对大气几乎没有污染。
亮点2
采用温拌沥青技术少排1350余吨有害气体
温拌沥青路面施工现场与传统热拌沥青路面施工现场不同,以往黑烟冲天的场景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透明蒸汽。以前工人在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摊铺时很容易被沥青烟呛到,采用温拌沥青技术后拌合及摊铺施工条件明显改善。
所谓温拌沥青技术,就是在沥青混合料拌合过程中加入温拌剂,使沥青粘度大幅降低,而性能却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当,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采用温拌技术可使沥青混合料温度降低30度-60度。生产1吨沥青混合料,采用温拌技术可比热拌节省燃油20%-30%(1.5-2.5公斤),有害气体排放降低60%以上,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约4.5公斤。生产成本没有增加,生产效率和路面压实质量却明显提高,还可缓解季节对施工的影响,有效延长施工时间,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明沈线总长139.6公里,全线沥青混凝土采用温拌工艺,节省燃油6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1350多吨。目前全市公路大中修工程已全面推广应用沥青温拌技术。
亮点3
厂拌热再生材料循环利用率100%
明沈线在修建过程中除了使用清洁能源生产沥青混合料外,还有另外一种节能减排的方式—旧料回收再利用。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就是利用"旧料"的一种手段。厂拌热再生是将旧沥青混合料路面铣刨后运回工厂,通过破碎、筛分(必要时),并根据旧料中沥青含量、沥青老化程度、矿料级配等指标,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沥青和再生剂(必要时)进行拌和,使再生沥青混合料达到规范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按照与新建沥青路面完全相同的方法重新铺筑。
据介绍,明沈线全线铣刨旧路回收沥青混合料全部利用,明沈线共有47公里路段应用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做路面下面层,材料循环利用率100%,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亮点4
现场冷再生每公里节省造价10余万元
明沈线在康平和法库境内还有12公里路段应用旧路现场冷再生技术。现场冷再生就是利用再生机械,将沥青旧路现场破碎、再与掺入的少量碎石、水泥等新材料拌合,直接铺筑路面基层的技术。其优点一是可有效避免旧路挖除废弃对环境的污染;二是避免重新开采石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可节省造价,采用现场冷再生技术施工路面基层,1公里可节省造价10多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亮点5
应用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新技术
橡胶沥青是先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橡胶粉粒,再按一定的粗细级配比例进行组合,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后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橡胶沥青碎石封层是利用橡胶沥青作为黏结剂做的封层,能够有效防止地表水渗入和增强层间结合,有效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
我国每年报废轮胎不少于2亿条,并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由于不能得到综合利用,大多成为工业垃圾,既浪费了大量可用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用废旧轮胎生产的橡胶沥青做碎石封层修路,1公里可消耗掉400多条旧轮胎,明沈线50公里橡胶沥青碎石封层,可消耗掉废旧轮胎20000多条,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自然资源,还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