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节能减排110网!
    热门搜索: 煤炭  签约  安徽  节能  合同能源管理  江淮  发动机  安徽节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改委  合肥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动态 » 国际动态 » 正文

德国新能源战略“刹车”对中国有何启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1  浏览次数:457
核心提示:全球能源转型最具雄心的德国突然踩下新能源战略“刹车”。
     全球能源转型最具雄心的德国突然踩下新能源战略“刹车”。德国政府6月8日通过《可再生能源法》改革草案,将规定太阳能、风能年发电量上限以减少产能过剩;停止对新建风电厂、太阳能电厂的固定补贴;逐步取消绿色电力入网价格补贴;限制陆上风电扩建速度。
    目前,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电力)满足了德国近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而按照改革草案,到2025年,德国绿色电力占比将提升至40%至45%。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专家海宁·埃勒曼评价说,德国制定了全球最具雄心的能源转型战略。
    既然如此,德国政府又为何在最新改革草案中踩下“刹车”?其对中国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又有何借鉴意义?
    首先,对新能源产业的过度补贴可能导致产能过剩,而补贴方式不合理则可能造成价格扭曲。汉堡应用科学大学博士汉斯·舍费尔斯就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汉堡郊区的多处风力发电机经常处于关闭状态,因为目前汉堡所在的德国北部地区处于风电过剩状态。
    在今年5月8日下午一点,晴朗大风天气令德国绿色电力发电量创下历史新高,瞬时发电量占到了全德国需求量的87%。这导致电价出现了连续几个小时的负值,也就是居民用电还能挣钱。
    但这只是临时现象,从更长时段来看,不合理的补贴方式令消费者的用电开支大增。德国政府补贴对象主要是绿色电力生产企业,多出的成本被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导致过去十年里德国消费者支付的电价上涨了一倍。
    德国政府自1991年开始对绿色电力生产企业提供补贴,目前的年补贴额已超过200亿欧元。巨额补贴的确令德国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快速增长,但这种昂贵的补贴却最终导致政府不得不限制绿色电力发电量,这一颇具反讽意味的结果值得反思。
    其次,绿色电力的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过剩”,因此政府不仅应鼓励绿色电力生产,更应注重绿色电力的调配和使用。从时间上来说,太阳能和风能的生产是不稳定的,受季节和天气影响;从地理上来说,德国的风力发电主要集中在北部,而耗电量大的重工业中心却在南部。
    舍费尔斯表示,随着绿色电力的比例越来越高,德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重建电网平衡”,即如何匹配不稳定的绿色电力产出和稳定的用电需求。事实上,德国之所以出现绿色电力产能过剩,主要是因为电网改造滞后,导致无法消化新增绿电。
    因此,需要找到方法来储存电力,并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进行智能调配。舍费尔斯介绍说,从短期来看可以使用电池或热水来作为电能储存方式,而成本更高的未来解决方案包括利用氢气作为电能储存介质,即在电力过剩时通过电解水产生氢气,而在电力短缺时,用氢气通过生物反应产生甲烷,再用甲烷发电。
    但德国目前的情况是,政府对新能源发电的关注和补贴,远高于对电网改造和储能技术的关注和补贴。值得吸取的教训是,发电、送电、储电、用电,应当获得政府相对均衡的关注,如果补贴政策过度集中于生产端,将人为导致绿电产出的“相对过剩”,也造成了作为公共资源的政府补贴的浪费。
    由于电网改造滞后,一方面是绿色电力生产过剩,另一方面传统电厂却仍必须保持运转。
    德国总理默克尔将最新的改革称为“范式转化”,德国的能源转型的确因此减速,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新能源产业更加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对全球其他国家来说,德国正在进行的大胆能源转型试验,是观察和分析的绝佳样本。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