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节能减排110网!
    热门搜索: 煤炭  签约  安徽  节能  合同能源管理  江淮  发动机  水源%  安徽节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改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动态 » 国内时讯 » 正文

新疆打造中国能源安全大通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03  浏览次数:564
核心提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近日编制发布的《新疆能源年度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新疆已探明石油储量56亿吨,天然气储量1.4万亿立方米,均位居全国首位。 60年来,新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方面成果显著,新疆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近日编制发布的《新疆能源年度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新疆已探明石油储量56亿吨,天然气储量1.4万亿立方米,均位居全国首位。
    60年来,新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方面成果显著,新疆已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
    国家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已具雏形
    新疆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历史相当悠久,然而,直到新中国成立时,新疆石油工业仍十分薄弱,1942年—1950年累计原油产量还不足现今新疆油田一天的产量。1955年10月29日,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黑油山1井完钻出油,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勘探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从而揭开了新疆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序幕。1960年,克拉玛依油田原油产量达到166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40%1984年9月22日,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的前身地质矿产部西北石油地质局首次在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构造上的沙参2井开采出了高产油气流,标志着西北油田的发现,首次实现了中国古生界海相地层油气勘探重大突破。
    1989年塔里木石油大会战揭开油田开发大幕,1991年2月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全面展开。
    1993年,新疆原油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2002年突破2000万吨,2014年开采原油2875.29万吨,比2009年增长14%。2004年,随着第一个大型天然气田——克拉2气田的建成,塔里木油田迈入“油气并举”时代。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新疆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新疆进一步加大石油石化工业投入力度。”自治区经信委副主任彭季介绍,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中哈原油管道工程、西部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的建成投运,使新疆作为国家陆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已具雏形。
    目前,新疆相继建成新疆油田、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北石油四大油田公司,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石油化工得到较快发展,已形成独山子、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各具特色的石化产品生产区。
    作为拥有全国煤炭资源储量40%的能源战略重地,新疆的煤炭资源开发已进入大发展阶段,依托煤炭资源进行的煤电煤化工产业蓬勃兴起,一大批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区煤炭资源开发,一批千万吨级的煤田相继开工建设。2014年新疆煤炭产量1.43亿吨,比2008年增长2倍以上。
    按照国家“三基地一通道”的战略部署,新疆能源工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工业体系。目前,新疆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资源开发推动发展惠及民众
    在塔里木盆地北缘的轮台县,做小生意的徐坤申购到一套价格比市场价便宜一半还多的保障性住房,目前,轮台县保障性住房累计解决五类人群10000多户住房难题。
    轮台县民生建设的“大手笔”得益于资源税改革,改革以来,当地资源税收入翻了一番,其中超过一半用于民生工程,轮台还成为新疆第一个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试点县。
    2010年6月1日,油气资源税改革在新疆“破茧而出”。5年来,由从量计征到从价计征带来的税收增长,成为自治区财力增长的关键动力。新增的财政收入被投入到棚户区改造、教育、城乡低保以及廉租房建设等民生工程。
    油气企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当地企业在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生产生活服务等方面拓展市场获得发展良机,为新疆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岗位。受益于西气东输工程,拜城县财政收入10年间增长了近20倍。
    和天然气相关的石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新疆第一大支柱产业,创造了当地工业增加值中的近六成,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西气东输工程还带动了交通的发展。中国石油在沙漠里修建的公路和管道伴行路总长度超过了2000公里。其中全长522公里、横贯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使和田地区到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平均缩短近500公里,被当地人民称为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总投资64亿元的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于2010年7月在喀什开工,成为“气化南疆”工程的延续和拓展。南疆五地州百万户百姓从“烟熏火燎的柴煤时代”跨入“天然气时代”。截至7月16日,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投产以来,累计向南疆三地州供气超过17亿立方米。一批天然气深加工企业也在南疆落地生根,为南疆经济实力提升带来新的动力。
    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注入新活力
    7月21日,中国石化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运营,标志着新疆地方企业正式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之前的7月18日,由自治区和中国石油重点推进的合资合作项目——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运营。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中央明确要求,加大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性产品在新疆加工、深加工力度,更多惠及当地。
    去年2月,新疆召开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会在全国率先提出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关央企随即纷纷响应,石油石化领域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此次改制后的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向当地上缴税费两项加总,新疆每年将获得逾15亿元税费入账。
    从2011年至今,中石化已经有包括新粤浙煤制气管道公司在内的6家企业注册在新疆。2012年成立的塔河炼化公司就实行混合所有制,吸引当地企业合作。
    中石油也屡有动作。2012年,中石油、新疆能源集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了集中于上游业务的红山油田,今年1月,中石油新疆销售公司改为当地注册。
    “蓝金”造福南疆各族群众
    7月20日,在祖国最西端的乌恰县黑孜苇乡康西湾新村,村民玛塔依·哈德尔拧开燃气阀门,一股蓝色的火焰“噌”地蹿了上来。“有了天然气,太方便了”,玛塔依·哈德尔喜笑颜开。截至7月16日,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投产以来,累计向南疆和田、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地州供气超过17亿立方米,洁净的天然气让南疆三地州的民众进入“蓝金时代”。
    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是中国石油援疆的“一号工程”,在中国石油集团的指导和支持下,塔里木油田公司积极践行央企社会责任,大力推进“西气西用”,1998年6月建成轮南到库尔勒市输气管道,1999年10月正式向库尔勒市管输天然气,“气化南疆”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总投资64亿元的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于2010年7月在喀什开工,成为“气化南疆”工程的延续和拓展。工程历经3年建设,由4条主线和19条支线构成,与先期给库尔勒和喀什供气的“气化南疆”管道对接,形成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主干管网。
    这个工程自2013年7月30日投入运营,南疆44个县市、农牧团场400多万各族群众从中受益。随着下游用户不断增加,管网日输送天然气量一路攀升。眼下日均供气量达170万立方米,冬季最高峰值达300万立方米,解决了环塔里木盆地各族群众和企业“气化”问题。
    随着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投产,南疆三地州天然气用户数量逐年攀升:2013年达到32.69万户,天然气用量为每天256.78万立方米;2014年登记用户已达到37.66万户,天然气每日用量达到350万立方米。现在,环布在面积56万平方公里、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周边,东北部的库尔勒,南部的和田、墨玉、洛浦,西部的喀什、阿图什,西北方向的阿克苏……南疆五地州百万户百姓从“烟熏火燎的柴煤时代”跨入“天然气时代”,天然气输送总量近200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3000万吨标准煤,减少有害物质排放190多万吨。
    天然气所到之地经济均被拉动起来。以新疆第一个用上天然气的城市——库尔勒市为例,依托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库尔勒市天然气消费结构逐步多元化,城市天然气用户普及率达到100%;喀什是距离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近的地区,过去一年浮尘天气多达230天。天然气让喀什二级以上天气达到220天,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期间的2.94%提高至2013年的4.02%,绿洲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14.9%提高至现在的23.5%。喀什正因“蓝金”的规模使用而更加美丽;一批天然气深加工企业也在南疆落地生根。著名石油公司斯伦贝谢、新疆美克化工等上百家企业落户天山以南,油气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一体化的油气深加工产业链正在完善,为南疆经济实力提升带来新的动力。
    西气东输管道累计输送天然气超2600亿立方米
    截至目前,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运营的西气东输三条管道(西段)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2600亿立方米。市场区域发展到甘肃、内蒙古、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15个省(市、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清洁能源让下游城市重现碧水蓝天美景,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有人说,中国版图上有4条彩带:第一条是黄河,第二条是长江,第三条是长城,第四条就是万里能源动脉——西气东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是继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之后,我国现代化建设蓝图中又一个世纪性宏伟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由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正在建设中的三线组成。2002年7月,国务院正式宣布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全线开工。2004年10月1日,工程全线贯通。这条能源动脉把新疆塔里木地区地下蕴藏的丰富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之后,跨过千山万水直达祖国心脏。从此,沿线120余座城市、3000多家企业、4亿人用上了清洁能源天然气。
    西气东输一线以塔里木气区为主力气源。管线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油气田,东至上海白鹤镇,干支线总长4292千米。据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最新统计,自2004年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成至今,管线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140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二线以中亚天然气为主力气源。管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香港、东达上海,于2008年2月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12月全线建成投产。截至目前,西气东输二线接输中亚天然气超1094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为中亚天然气,补充气源为新疆煤制天然气。管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途经新疆、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10个省(市、自治区),终于福州,全长6840千米,管线设计年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建成投产。经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统计,西气东输三线霍乌段投产以来,已接输中亚天然气超52亿立方米。全部建成后,管线总长度将超过2万千米,年输气能力77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通过中卫、靖边、甘塘等枢纽站实现了国内外资源的联网,为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2014年为例,全年西一、二、三线联合运行输量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折合对应标煤0.66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千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业粉尘等有害物质排放量288万吨。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