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节能减排,事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速安徽崛起进程。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收官之年,任务繁重艰巨,形势紧迫逼人。
进入第三季度,我省冶金、煤机、环保、节能、工程机械及船舶六大装备基地中,20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力争今年完成投资80亿元,建成投产74项。而这批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对我省工业增产节能起到双向促进作用。装备工业六大基地建设是我省结构调整的缩影,我省在抓节能减排上首先力推结构调整,以全省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全面完成。
据测算,今年我省要完成国家下达的4.36%的节能目标任务,全年需要节约775万吨标煤,其中下半年要完成节约534万吨标煤的目标,任务艰巨,压力巨大。为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我省从5月份以来,瞄准经济结构不合理这一主要矛盾,大力推进全省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在推进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和旅游业、房地产业等同时,在工业上加大力度着重做好产业调整结构大文章。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装备,采取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投资重点上更加注重目标集聚,以完善产业链、产品系列化改造为重点;更加突出重点,效率优先,加快优势产业区域性集中,推进产业集群化、经济板块化发展。重点支持冶金、煤机、环保、节能、工程机械及船舶六大装备基地建设,以及华茂纺织工业园、滁州家电、亳州中药材基地建设,重点培育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争取国家支持奇瑞公司总投资7.3亿元的年产20万台缸内汽油直喷发动机项目、总投资2.9亿元的电动车研发及中试基地建设项目。
通过自主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催生培育新兴产业。利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两个平台,引进高端人才、购买专利,开展产学研对接,培育我省工业具有战略性、超前性的新兴产业尽快形成规模,成为新的增长点。加快光伏、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新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加强低碳、公共安全和环保产业研究。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完善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空间。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高招商选商、引资择资水平,引进境外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支持京东方六代线、合肥东芯公司LTE项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企业改革重组,采用兼并重组、联合联盟、参股控股、融资上市等方式,将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推动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化率和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类似奇瑞、海螺的世界知名企业。着力推进马钢兼并重组长江钢铁等类似的同业整合发展。
大力度实施的结构调整,使我省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据国家统计局、工信部新近公布的分地区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情况:今年1月至7月,我省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量增速列全国第20位;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增速列全国第23位,节能形势趋于好转。